核心技术
碳化硅将推动车载充电技术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发展
时间: 2023-09-21 09:38:44 |   作者: 核心技术

  虽然“续航焦虑”一直存在,但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各种各样的形式的电动汽车 (EV) 正被慢慢的变多的人所接受。汽车制造商继续努力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并缩短充电时间,以克服这个影响采用率的重要障碍。电动汽车的易用性和便利性受到充电方式的显著影响。由于高功率充电站数量有限,相当一部分车主仍然需要依赖车载充电器 (OBC) 来为电动汽车充电。为了更好的提高车载充电器的性能,汽车制造商正在探索采用碳化硅 (SiC) 等新技术。这篇技术文章将探讨车载充电器的重要性,以及半导体开关技术进步如何推动车载充电器的性能提升到全新水平。

  如今市场上有多种使用不相同推进系统的汽车,包括仅由内燃机 (ICE) 提供动力的汽车、结合使用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xHEV) 和纯电动汽车 (xEV)。xHEV 包括两种不一样的汽车,分别为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MHEV) 和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FHEV)。

  MHEV 主要是依靠内燃机,同时集成了一个小型电池(通常为 48V)。但是,MHEV 无法仅依靠电力行驶,电动机旨在帮助适度降低油耗。

  相比之下,FHEV 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为它可以无缝结合使用内燃机和电动机,其中电动机由电池供电(通常工作电压范围为 100-300 V)。FHEV 还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为电池充电,利用制动过程中捕获的能量来提高效率。

  所有 xEV,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池电动汽车 (BEV),都配备再生制动系统。然而,由于具有较大的电池容量,这些汽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

  图 1:如今存在多种多样的电动汽车,包括 MHEV、FHEV、PHEV 和 BEV

  最简单的充电方式差不多是通过线缆将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连接到墙上插座(常常要接地故障保护)。尽管这种充电方式非常便利,但大多数住宅 1 级系统(或 J1772 标准中定义的 SAE AC 1 级)的工作功率约为 1.2 kW,充电一小时只能增加 5 英里的里程 。2 级系统(或 SAE AC 2 级)通常使用电网的多相交流供电,最常见于公共建筑和商业设施。功率最高可达 22 kW,充电一小时能增加 90 英里的里程。

  无论是 1 级还是 2 级充电器,都是为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因此车载充电器是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来为电池充电的关键。目前,市面部署的大多数充电器都是 2 级充电器。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通常称为 3 级、SAE 1 级和 2 级直流充电桩或 IEC 模式 4 充电器,它输出直流电压,可以直接为电池充电,而无需车载充电器。这些直流充电桩的功率范围从 50 kW 到超过 350 kW,可以在大约 15-20 分钟内充电至电池容量的 80%。考虑到高功率水平和需要对电网基础设施做改造,尽管快速充电站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但仍然相对有限。

  许多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将 400V 电池改为 800V 电池。这种转变旨在通过提高系统效率、提升性能、加快充电速度和减轻线缆和电池重量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车载充电器通常是二级电源转换器,由功率因子校正级 (PFC) 和隔离型 DC-DC 转换器级组成。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虽然非隔离型配置是可行的,但很少使用。功率因子校正级对交流供电进行整流,将功率因子保持在 0.9 以上,并为 DC-DC 级生成调节的总线电压。

  过去几年中,市场对双向系统的需求明显地增加。双向系统让电动汽车可提供从电池到电源的反向功率流,以支持各种用途,例如动态平衡电网负载(V2G:车辆到电网)或管理电网停电(V2L:车辆到负载)。

  传统的功率因子校正方法涉及到结合使用二极管整流桥与升压转换器。整流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升压转换器则负责升高电压。该基本电路的增强版本采用交错式升压拓扑,通过并联多个转换器级,以减少纹波电流并提高效率。这些功率因子校正拓扑一般会用硅技术,如超结 MOSFET 和低 Vf 二极管。

  随着宽禁带 (WBG) 功率开关的出现,特别是 SiC 功率开关,新的设计方法得以实现。这类功率开关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较低的 RDS(on) 和低反向恢复体二极管优势。

  在中高功率的功率因子校正应用(通常为 6.6 kW 及以上)中,无桥图腾柱拓扑慢慢的变普及。如图 2 所示,在这种拓扑中,慢桥臂 (Q5-Q6) 以电网频率 (50-60 Hz) 开关,而快桥臂 (Q1-Q4) 则会进行电流整形和升压,并在硬开关模式下以更高频率(通常为 65-110 kHz)运行。尽管无桥图腾柱拓扑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功率元件的数量,但它提高了控制方面的复杂性。

  DC-DC 级一般会用隔离式拓扑,使用变压器提供隔离,最大的目的是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调节输出电压。尽管能够使用半桥拓扑,但当前主要是采用双有源桥 (DAB) 转换器方案,例如谐振转换器(比如 LLC、CLLC)或相移全桥 (PSFB) 转换器。近来,谐振转换器,特别是 LLC 和 CLLC,因其具备多项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具体优势包括宽软开关工作范围、双向工作上的能力以及将谐振电感与变压器整合到单个功率变压器中的便利性。

  对于 400 V 电池组,通常首选 SiC 650 V 器件。然而,对于 800 V 结构,由于具有更高的电压要求,因此就需要使用额定电压为 1200 V 的器件。

  车载充电器领域采用 SiC 的原因是其各项品质因数 (FOM) 表现出色。SiC 在单位面积的具体 RDS(on)、开关损耗、反向恢复二极管和击穿电压方面具备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基于 SiC 的方案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可靠地运行。利用这些出色的性能特点,能轻松实现更高效、更轻量的设计。因此,系统能实现更高的功率水平(最高可达 22 kW),而这是使用基于硅的传统方案(如 IGBT 或超结)难以实现的。

  虽然电动汽车采用更高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可能不会直接影响汽车的续航能力,但它能够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有助于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为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车载充电器的功率正在逐步的提升。SiC 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这些系统变得更高效,确保高效地转换电网电力,避免能源浪费。该技术使人们能设计更紧凑、轻量和可靠的车载充电器系统。

  关键字:编辑:张工 引用地址:碳化硅将推动车载充电技术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发展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继续扩充用于工业电机驱动应用的产品阵容,以进一步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具体设计挑战。电机驱动系统正随工业自动化及机械人激增。这些系统要求在恶劣工业环境中达到高能效、精准的测量、准确的控制及高可靠性。要有效地开发应用于工业电机驱动的半导体,需要先进的设计、集成有源和无源器件的能力、精密的封装包括基板材料,以及高质量和可靠性标准。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NXH25C120L2C2,NXH35C120L2C2/2C2E和NXH50C120L2C2E,分别为25、35和50安培(A)版本的转移成型功率集成模块(TM-PIM),用于1200伏(V)的应

  在任何领域或应用中,潜在的故障可能会损害企业声誉,并且要修正声誉是昂贵和费时的。在汽车行业,坏消息传播得特别快,花费数百万美元建立的可信赖的品牌形象,一夜之间就可能严重受损。 有关水侵的质量上的问题对汽车制造商可能是个难以检测、缓慢损害的问题,通常不表现出明显的、即刻的故障。有几率会成为一个大问题的是在装配线上,汽车通常通过一个下线喷淋测试,以检测任何漏水问题,这可能是在汽车常规使用的寿命中的一个潜在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的水侵程度可从积聚在汽车低凹处的大水坑,到只是更模糊处的几滴水。前者相对容易通过传统的视觉检测的新方法被发现。而后者--尤其是如果在视线以外的区域,如车辆的内、外表面之间--就不容易被发现了。随着当今汽车中电子成分慢慢的变多,加之装

  RFM5126水侵检测系统为汽车制造商声誉保驾护航 /

  本文编译自Xilinx官方博客 安森美的智能功率模块(IPM)和集成功率模块是为有效控制电机而制造的。它们适用于高电压和高工作时候的温度,并减少了驱动器的空间。更高的开关频率有助于提高效率,超越了传统电机控制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就是怎么回事在软件中具有算法的MCU无法优化新技术的原因。在专用逻辑中使用高级算法的快速切换可控制电动机的旋转磁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通过Xilinx(赛灵思) Zynq-7000 SoC中的电机控制功能,该系统可通过设计获得最佳性能。无论Xilinx SoC内部正在运行什么,控制环的速度始终是可预测的。处理系统中的Arm内核使该设备变得智能化,可用于工业物联网(IIoT)。 电机的能效起着至关重

  智能功率模块平台更快更高效 /

  在未来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世界中,无人驾驶汽车或将会不断通过传感器或灯光与外界进行通信,来提升道路安全性和机动性。届时,将会有更复杂的LED像素,由数百个LED控制来传递信息。因此动态尾灯系统要更精确的LED控制和快速的信号通信。 图片来自:安森美 据外国媒体报道,芯片制造商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推出12通道60 mA LED线C串行接口对每个输出通道独立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调节128个不同的占空比水平,是多LED驱动条件的最佳选择。 STR-NCV7685-REAR-GEVK是一款支持Str

  推出线 加速汽车尾灯设计 /

  专注于智能互联设备的全球领先信号处理IP授权公司 CEVA 宣布 安森美半导体 已经获得CEVA图像和视觉平台授权许可,用于其汽车先进驾驶辅助( ADAS )产品线。安森美半导体将会充分的利用CEVA业界领先的视觉处理IP,通过全新的图像处理功能来提升未来产品,并且在其ADAS发展蓝图中加入嵌入式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安森美半导体汽车解决方案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Ross Jatou表示:“汽车行业需要基于视觉ADAS的高成本效益和高效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一直增长的计算机显示终端需求和涵盖汽车行业所有层级的安全法规要求。CEVA业界领先的视觉处理IP为咱们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使得我们也可以将众多的创新和智能系统功能集成进ADAS产品中。”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机器视觉成为电子行业的新兴领域。在本视频中,安森美半导体将分析市场趋势,并展示公司宽广的产品阵容。安森美半导体是唯一一家提供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站式供应商,拥有最丰富多样的产品阵容,并大力投资和开发未来领先技术如全局快门,品质至上,产品符合更高分辨率、更高输出速度、增强量子效率、低噪声、低功耗/低帧率的市场要求,并提供可定制方案,以加快上市,配合现在和未来机器视觉及其他工业应用的市场趋势。 iframe src=

  功率因数校正(PFC)市场主要受与降低谐波失真有关的全球性规定影响。欧洲的EN61000-3-2是交直流供电市场的基本规定之一,在英国、日本和中国也存在类似的标准。EN61000-3-2规定了所有功耗超过75W的离线设备的谐波标准。由于北美没有管理PFC的规定,能源节省和空间/成本的考虑成为在消费类产品、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一定要使用PFC的附加驱动因素。 主动PFC有两种通用模式:使用三角形和梯形电流波形的不连续电流模式(DCM)和连续电流模式(CCM)。DCM模式通常用于输出功率在75W到300W之间的应用;CCM模式用于输出功率大于300W的应用。当输出功率超过250W时,PFC具有成本效益,因为其它方面(比如效率)得到了

  近日, 意法半导体 官微宣布,将为 博格华纳 的Viper功率模块提供最新的第三代750V碳化硅功率MOSFET芯片。 博格华纳 将该功率模块用于 沃尔沃 和未来多款纯电动汽车设计电驱逆变器平台。 为了充分的发挥 意法半导体 SiC MOSFET 芯片的优势, 意法半导体 和 博格华纳 技术团队密切合作,力争让意法半导体的芯片与博格华纳的Viper功率开关匹配,最大限度提高逆变器性能,缩小电驱架构尺寸并提升经济效益。 意法半导体汽车和分立器件产品部(ADG)总裁Marco Monti表示,意法半导体和博格华纳合作有助于提升 沃尔沃 的车辆性能以及续航里程,同时将扩大 SiC 的产能与供应,全力支持全世界汽车和工业客户朝电气化和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PDF高清电子版

  抢先体验:TI MSPM0L1306 LaunchPad开发套件,赢三模无线键盘

  Vishay vPolyTan™ 聚合物钽电容器Hi-Rel COTS系列,超低ESR

  德州仪器推出全新隔离产品系列,可将高电压应用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至 40 年以上

  •作为光耦合器的引脚对引脚替代产品,可改善信号完整性并降低高达 80% 的功耗•全新光耦仿真器利用德州仪器基于 SiO2 的专有隔离技术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易冲半导体产品的无线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易冲半导体(ConvenientPower)CPS ...

  北京时间2023年9月17日18:08,普源精电(RIGOL)“成就科技探索,助您無限可能”2023年新品发布会在苏州总部隆重举行!此次新品发布会上揭 ...

  电源适配器的发展的新趋势是高频高密度及小型化,为满足散热的要求,高效率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对于数百瓦的电源方案图腾柱PFC及LLC架构 ...

  2023年9月19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意法半导体(ST)VIPERGAN65芯片以 ...

  英飞凌赋能FlexPower Modules全新开关式电容中间总线开发板-实战教程-ssh服务器移植到arm开发板

  #Micropython大作战#第三弹:抢楼!大家一起来整理micropython资料

  TI有奖直播C2000 F280013x实现更低成本且更高效的实时控制方案

  看MPLAB Harmony集成软件框架之学习篇 你来评论我送礼!

  分立器件转换器稳压稳流数字电源驱动电源模块电池管理其他技术宽禁带半导体LED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电源设计测试与保护逆变器控制器变压器电源百科电源习题与教程词云:

© 2021 永乐国际官方网站登录-永乐官网下载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12074344号